藍莓在生長季可以忍受周圍環(huán)境中40℃——50℃高溫,高于這一溫度范圍時由于根系對水分吸收差而導致生長發(fā)育不良。矮叢藍莓在30℃時比18℃時能產(chǎn)生更多的根狀莖并且生長較快。在矮從藍莓產(chǎn)區(qū),夏季低溫是藍莓生長發(fā)育的主要限制因子。當土壤溫度由13℃增加到32℃時,高叢藍莓的生長量成比例增加。
土壤溫度對藍莓的生長習性也有影響,高叢藍莓“藍鈴”品種在土壤溫度20℃以下時枝條縮短,生長開張;二溫度增高,樹體生長直立高大。溫度對藍莓葉片的光和作用有影響。矮叢藍莓光合作用隨溫度到13℃到29℃。5C而增加。藍豐品種葉片CO2吸收率從20℃到30℃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。早春低溫對植株生長不利,在長白山區(qū)藍莓葉片展開以后當遭受霜寒是葉片雖然不脫落,但變?yōu)椴徽5募t色,從而影響光合作用。葉片變紅后隨著溫度升高約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轉(zhuǎn)綠。溫度對花芽形成和果實發(fā)育亦有影響。矮叢藍莓在25.6℃時形成的花芽數(shù)量遠遠大于在15.6條件下形成的花芽數(shù)量。因此,生長季的花芽形成其低溫往往造成矮叢藍莓來年嚴重減產(chǎn)。高叢藍莓坐果率在16——27℃時比冷涼氣溫8——24℃高將近1倍。而且高溫時,果實發(fā)育很快,果個大,成熟期比低溫條件是平均提早2——5天。 種子發(fā)育也受到溫度影響。種子層積過程中如果不停地變換溫度(0.5℃和20℃),其萌芽率比只用0℃處理要高得多。在種子萌發(fā)過程中變溫處理(10℃到32℃),也比只用一個常溫(17℃或24℃)處理萌芽率高。